4月24日下午,思政教研室以“新时代如何践行大学生社会志愿与实践工作”为主题,为新入团同学开展了专题讲座。课程通过视频展播、理论阐释与案例分享,深入解读了志愿服务内涵,凝聚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共识。
讲座以《我是志愿者》视频导入,展现平凡人以微光汇聚大爱的温暖场景。结合志愿服务定义,溯源志愿精神历史,揭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志愿精神是跨越时空的人类高尚精神追求。通过分享抗击疫情、北京冬奥会服务、重庆救火“摩托骑士”等典型案例,生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,展现了广大志愿者在重大事件服务中的责任担当,有力诠释了“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”的奉献真谛。
最后,借鉴各国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,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路径,提出“三个一”行动指南:依托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平台,同学们可通过“志愿汇”和学校志愿者协会等正规途径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。希望同学们在乡村振兴、社区治理、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锤炼本领、修炼心性、提高修养、涵养品德,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,实现“助人——悦己——强社会”的价值闭环,以此激励青年学子以“小行动”传递“大文明”,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。